韩国船企自主航行节能减排评价方法获AIP认证

韩国船企自主航行节能减排评价方法获AIP认证 – 船厂动态 – 国际船舶网 (eworldship.com)

3月25日,HD现代旗下自主航行船舶解决方案子公司Avikus与HD韩国造船海洋联合开发的“自主航行节能减排评价方法”获得了韩国船级社(KR)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Avikus与HD韩国造船海洋在开发该评价方法的同时,通过船舶航行实证测试,验证自主航行的节能减排效果。

2023年3月, Avikus与泛洋海运(Pan Ocean)、HD韩国造船海洋、韩国船级社(KR)、韩国船舶管理公司POS SM签订了应用大型船用自主航行系统“HiNas 2.0”的节能效果实证项目意向协议(MOU)。

2023年10月,韩国船级社宣布,泛洋海运旗下“Sea Shanghai”号已安装了Avikus开发的自主航行系统“HiNas Control”,并在完成了自主航行驾驶辅助系统永久安装所需的检查后开始运营。此次试运行成功和实船应用,是该协议签署后取得的第一个成果。协议参与各方将通过此次自主航行收集航运数据,并共同利用这些数据持续进行自主航行节能效果的统计验证研究。

“HiNas Control 2.0”是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将各种航海设备及传感器收集的信息融合在一起,利用增强现实(AR)让船舶自动以最佳航线和速度航行或避免碰撞的系统。开发“HiNas Control 2.0”,旨在减少船员在航行中的疲劳度,助力船舶安全航行,提高燃油效率,为减少海洋事故和大气污染物质排放量做出贡献。

与Avikus2020年开发并已实现商用化的第一阶段自主航行解决方案“HiNas 1.0”相比,“HiNas 2.0”添加了“自主控制”功能。其特点在于,超越单纯支援船员决策的水准,通过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情况认知和判断,船舶可以自行应对速度控制和避免碰撞等多种突发情况。此外,“HiNas 2.0”还应用了以积累的实际航运数据为基础生成最佳航运路径、船舶自主控制发动机功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燃料消耗的功能。

Avikus代表林道亨表示:“这证明了如果利用自主航行船舶,可以积极应对碳排放限制,意义重大。自主航行船舶将成为海运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转折点。”

江新造船交付智能船舶“香洲云”号

江新造船交付智能船舶“香洲云”号-龙de船人 (imarine.cn)

智能型测试工作保障船“香洲云”顺利离厂 – 新闻动态 – 资讯速递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珠海) (sml-zhuhai.cn)

3月8日上午11点58分,伴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香洲云”缓缓驶离江西江新船厂码头,开启了为期约7天的航渡。到达珠海母港后,她将在我实验室万山海上测试场,开展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和远程控制取证海试。

“香洲云”号是由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设计、江新造船建造的一艘具有全天候作业能力和自主航行能力的智能船舶。该船总长56.9米、型宽9.8米、型深4.5米,采用双机双可调桨推进,最大航速不小于15节,续航力不小于1200海里,自持力22天。

该船是为南方海洋实验室在万山海上测试场开展海洋智能装备实海试验而量身打造的水面智能平台,是一艘海洋综合调查船,也是一艘试验场工作保障船,还是一艘智能系统测试船。建成后主要用于该测试场的远场和外场测试,可同时满足智能系统测试、科学调查及海试装备维护运输需求,兼顾应急搜寻和应急顶推功能,填补了我国在这一级别调查船的空白。

据了解,“香洲云”号集智能航行、远程遥控、智能集成平台和智能能效于一体,是继“珠海云”号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后,又一艘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的高端智能船舶,具有领先独有的智能化优势,是拓展海洋科学前沿的科考“利器”。

大连海事大学旗下的“无人驾驶船”将在今年交付

大连海事大学旗下的“无人驾驶船”将在今年交付_信德海事网-专业海事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xindemarinenews.com)

据央视新闻报道,100%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船”将在今年交付。

别看这艘船“小”,但它却拥有一个“超强大脑”,这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在建智能船,未来能够实现自主航行和停泊。一批传感器将被安装到船上,“相当于船员的眼睛和耳朵,用来感知周边环境的变化”。

研发团队告诉记者,和汽车的自动驾驶相比,船舶自动驾驶的研发难度“直接跳了好几级”。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饶洪华说,比如,船舶在海上的“路况”要复杂得多,会受到风、浪和洋流等的影响,这就要求自动驾驶船能够自主识别、自主避碰,做到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意味着船舶上的各个系统不仅不能打架,还要高效打配合。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经理王树山告诉记者,普通船只有约500个检测控制点;而自动驾驶船有15000多个,是普通船的30倍,多了智能航行、智能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船体、智能能效等智能系统,“去协调、整合这样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船舶系统,过去我们是缺少相关经验的,这也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挑战”。  

为了完成智能船的研发,“水面下”的组织变革也在进行。在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新团队中,不少人并非来自船舶相关领域,而是来自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跨学科专业;除了常规的电气主管和通导主管,研发团队还特设了“智能主管”岗位,专门统筹多个智能系统的配合与调度。  

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建造船舶检验处处长于得会说,我们能造的船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复杂,考验的不仅仅是造船的工艺和技术,更考验管理能力,去创新性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中国造船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信德海事网了解,这艘“无人驾驶船舶”为大连海事大学旗下的智能研究及实训两用船,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远程控制和自主操作功能的科研及实训船,实现智能化全覆盖,驾、机、电深度融合,是海上移动的智能船舶试验验证平台,智能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据介绍,该船长69.83米,宽10.9米,服务航速17.5节,排水1430吨,由2个1500kW的双全电力吊舱推进,3台1520 kW的柴电机组供电,配有艏侧推和减摇鳍,配员50人。可实现四级海况正常科研教学,六级海况安全返航。

“人知道的,‘智飞’号都知道”——我国首艘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船研发纪实

“人知道的,‘智飞’号都知道”——我国首艘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船研发纪实-中国科技网 (stdaily.com)

智飞号

我国首艘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船“智飞”号。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3海里外,“智飞”号迎面驶来。

“不会真撞上来吧?”靶船上,记者不禁捏了把汗。

同行的十多位船舶行业专家、院士,也都紧盯着它——我国首艘自主航行300TEU(标准箱)集装箱船的一举一动。

2海里、1.5海里、1海里……“转向了!”大家齐声欢呼。

没有人操控,“智飞”号自动转向,从靶船左舷安全驶过。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山东青岛鳌山湾畔的一幕。作为全球最大的实现常规商业运行的智能船舶,“智飞”号在这里完成了阶段性成果演示。

“此前,它已连续运行近两年,往返于青岛港至董家口港区,累计航次近600次。”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1月18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一成绩在智能航运领域无出其右,标志着我国在船舶自主航行研发与应用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打通数据堵点,让“大脑”更聪明

总长110米、型宽15米、8000吨排水量,虽然是集装箱船里的“小弟”,但与汽车相比,“智飞”号依然是庞然大物。

体积越大,操控越难,船长的预判能力越重要。

要想让“智飞”号智能驾驶系统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就需要将视觉感知、障碍识别、安全操控等技术融合至系统内,并不断积累各类障碍、各级海况、各种场景等数据,来训练、验证、迭代系统。

“研发船用智能驾驶系统是‘无人区’,国内国外均无经验可循。”负责研制该船的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航科技”)感知研发部部长高杰介绍,在大家千方百计完成系统研发时,数据却出了问题。

“智飞”号最初选择的是一家知名的国外雷达品牌。但意想不到的是,该雷达数据接口不对用户开放,数据无法输出。没有数据,智能驾驶系统应用无从谈起。

研发团队又与多家国外品牌沟通,均无功而返,只能回过头来在国内找。他们先后找了七八家雷达企业,却没有一家满足要求。

怎么办?只能与相关企业一起研制改进现有雷达。

换用国产雷达之初的挫败感,高杰记忆犹新:“船长直接说数据不能用。海上明明什么也没有,雷达却检测出很多目标,浪大一点都被当作障碍物。”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研发团队与雷达企业技术人员吃住在一起,通过不断海试实测与设备参数调整,提升数据的有效性。

为了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在雷达信号受到干扰或遮挡时,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实时“补位”报告目标位置数据;在雷达难以分辨疑似目标时,船载摄像头自动调整角度和视野补充信息。

“团队还专门开发出波浪主动抑制系列算法,清洗掉因自身误差或电磁干扰产生的错误数据,弥补雷达测量精度的不足。”高杰告诉记者,“总之,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人知道的,‘智飞’号都知道。”

随着设备的不断优化更新,输送给智能驾驶系统的数据质量越来越高,“智飞”号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自主选择链路,多线“牵牢”信号

长远来看,智能驾驶还要与航运保障、海事监管、码头装卸等环节联动,才能整体提升航运的效率和水平。

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可靠通信。通信不可靠,就谈不上智能驾驶,更不用说船岸协同。

研发团队发现,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无论是采用航路沿岸4G/5G通信还是卫星通信,任何单一方式都无法避免信号丢失。

信号丢失意味着失联,自主航行船舶将面临风险。

智航科技副总经理杨宗伟打比方道:“就像你在移动的汽车里打电话,不知不觉间已有多个基站不间断为你服务。但是这在移动的船上很难做到,因为电信运营商在近岸的基站覆盖存在很多盲区,基站切换时会出现信号延迟、中断、丢失。”

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相继被引入,和团队一起完善基站覆盖、调整天线朝向、优化网络信号,确保航路每一处都在某家运营商基站的“管辖范围”。

运营商先后派人随船进行信号测试。无论严冬酷暑、狂风暴雨、白天黑夜,都有人坚守在船上。冬天穿两层羽绒服,夏天光着胳膊,风浪大时紧贴舷窗……

有的测试工程师担心被晃吐,干脆不吃早饭,一天测试下来,因为低血糖昏倒在船上。

历时近四年,技术人员不断尝试整合各种通信方式,寻找通信链路数据量、资费的最优配比。

大家一步步试出最终的融合通信方案:在船端配备多套4G/5G终端设备、卫星通信设备,配备不同运营商流量卡4张,卫星系统采用亚太卫星和鑫诺卫星的组合,配以不同流量的套餐。

实际航行中,“智飞”号根据情况自主切换不同通信链路。“就像汽车导航规划路线时,遇到拥堵会推荐新路线,但需要人点一下。‘智飞’号才会自主选择最佳链路。”杨宗伟介绍。

以前,每当“智飞”号进入“信号黑洞”,船上警报不断。融合通信方案落地后,警报声再未响起。如同飞机起飞和落地,“靠离泊”是安全航行的最重要环节。依靠稳定、高效的信号保障,现在船舶十分钟左右就可自动“停车入库”或启动出港。

突破电池技术,探索绿色航运

绿色低碳转型,是航运产业发展方向,就好比电动车替代燃油车一样。“智飞”号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

“使用纯电推进具有多重优势,尤其是在船舶智能化方面。”智航科技副总经理朱慎超介绍,纯电可进一步缩短设备响应时间,提高船舶控制精度,对智能驾驶意义重大。

船用电池充电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码头电源充电,即船舶停靠在码头进行客货装载时完成充电,这需要改造码头;另一种是利用船上发电机充电,既灵活方便,又可以边航行边回收多余电能。

从便利角度出发,研发团队首选了后一种方案,联合电池企业重点攻关满足该方案需求的电池技术。

内阻大、散热难是动力电池普遍面临的技术难点,团队首先从结构设计入手加以解决。朱慎超告诉记者:“常见的电池多是方形叠片结构,我们通过采用圆柱形卷绕结构有效破解了这些难点。”

给电池扩容是另外一个难点。

反复试验、不断调配、优化再优化,最终团队找到了“独家秘方”——通过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原材料的合适配比,将电池单体容量提升至80安时和90安时,远超传统的50安时。

“仅此一项,预计一天可为‘智飞’号节约运营成本一万元。”朱慎超说,团队还首创出18道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工艺。通过简化工艺流程,电池的生产效率提高至一般圆柱形电池的3—4倍,质量控制水平也大幅提升,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的圆柱形电池。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张宝晨向记者表示,“智能化、绿色化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今国际海事技术的竞争焦点。‘智飞’号的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实践,将助推中国智能船舶乘风破浪、向海图强!”

责任编辑: 李梦一

《探索交通》向海图强—「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

《探索交通》向海图强—「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_综艺_央视网(cctv.com)

正片解析:向海图强—“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

正片解析:向海图强—“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 (qq.com)

(坐标:中国·珠海三一海工码头)
2023年10月30日,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海洋级科考船“珠海云”即将从码头出发,开启一场为期约20天的自主航行长航程科考航次,从珠海出发至大连,经上海后最终返回珠海。中午12点18分,一切准备就绪,汽笛响起,“珠海云”正式起航。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

“珠海云”隶属于南方海洋实验室,船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3.7米,设计排水量约2100吨,最大航速18节,经济航速为13节,作为全新的“智能型”无人系统支持母船,“珠海云”在设计时就采用全新的表达,将智能型科考船的独特性外化,仿佛海豚跃出水面的动感瞬间,充分体现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全新生态伦理关系,是一种具有未来感、科幻世界中的“海洋新物种”

船舶宽敞的甲板可搭载数十台配置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能在目标海区批量化布放,实现智能敏捷的海洋立体动态观测,这一特点使得“珠海云”成为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

中国第一艘满足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规范》(2020)远程遥控和自主航行技术要求的远洋船舶且配备的重要设备均为我国自主研制

,时长00:39

中国船级社科研试验中心主任 蔡玉良

中国船级社是国际船级社协会的会员之一,所以中国船级社签发的证书整个行业是认可的,中国船级社作为规范标准的提供者,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全球首部的《智能船舶规范》,包括(智能)集成平台、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等若干个功能,从15年到现在,不断的在更新完善扩充技术条款,明确了功能要求和技术层面的要求。
,时长00:30

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智能研究部主任 孙武

中国船级社的规范比较早,我们确定的目标是让船舶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经济、更加高效,那我们在定义智能船舶的时候,我们也是用的这个概念,就是叫“智能化”的概念,就是说我们有这些智能技术在船上应用,首先是预测,再给出决策建议,最后再操作,执行控制,那么这些智能特点它并不一定都有,它可能有一部分功能,所以智能船舶它发展方式和方向是很多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尽管船舶智能化已经进入持续探索发展阶段,但相关技术方案尚未成熟、工程实践尚欠广泛应用,关于智能船舶的定义、术语、分级分类、技术架构尚未统一。中国船级社(CCS)发布的《智能船舶规范》将智能船舶定义为:利用传感器、通信、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海洋环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并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的船舶,以使船舶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经济和更加高效。IMO将其称为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ritime Autonomous Surface Ships,MASS),系指在不同程度上可以独立于人员干预运行的船舶。
2015年,中国船级社发布了全球首部智能船舶规范,该规范构建了“一个平台+N个智能应用”的智能船舶技术架构。英国劳氏船级社(LR)、日本船级社(NK)、挪威船级社(DNV)等船级社陆续发布了智能船舶相关的规范或指南。这些文件规范和支撑了智能船舶的发展。
“珠海云”拥有最多的智能船级符号“i-ship(No,R1,M,I)”,特别是开阔水域自主航行的附加标志属于开创性的,而开展这一次的复杂水域长航程试验,则是在实船运行方面积累宝贵经验,10月30日下午,“珠海云”驶离狭窄水域,进入具备测试自主航行技术条件的开阔水域,船舶航行控制权切换至自主航行系统,正式吹响全球范围内首次在技术产品经船级社认证后进入实船应用的号角。,时长00:25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O四研究所系统总体部副主任 殷非

其实自主航行是分为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和狭窄水域自主航行,我们目前也是按照中国船级社的规范的规划,在码头区域或者是在航道区域的话,其实是属于这个狭窄水域自主航行的范畴,那么在我们驶出近海的航道,进入到大洋上进行航行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开阔水域自主航行。
船舶自主航行一词来源于国际海事组织(IMO)在2017年召开的第98届海上安全委员会(MSC 98),目前已经发布了《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试验临时导则》。世界主要航运国家海事主管当局也在法律法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区域性法规的制定进行了尝试。我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起草了《船舶自主航行试验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并对外征求意见,旨在明确船舶开展自主航行相关试验的技术和检验要求。自主航行系统的作用相当于船舶“大脑”,借助先进的感知设备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获取各种航行环境信息,将这些处理后形成决策动作,与发挥“四肢”作用的动力系统共同配合,让船舶安全平稳的行驶在海洋中。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云”所搭载的这一整套核心设备几乎都来自于中国本土

自主航行系统与远程遥控系统由中国船舶第704研究所开发,取得了全球首张CCS型式认可证书动力系统所采用的吊舱推进器打破国外公司长达几十年的垄断,实现了自主创新2MW以上吊舱推进器的首次实船应用

“珠海云”的这一次选择,是国产设备从研发走向实际场景的一次破冰,更说明了决定者的魄力。,时长00:4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首席工程师 周宁总归要给国产化设备提供实际的应用场景的,作为船东来说,我们既然拥有了这么一个好的船,我们希望它的优点长处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国产这一块,比如像吊舱,他们研发了13年,没有人敢用,那么我当时敢用的基于两点,调研的过程当中,听到他们做台架实验做了2000多个小时,我认为他们的实验已经做得充分了;再一个就是我两台推进器不可能同时出问题,即便是在海上它一台出问题,我还有一台不至于船舶完全失去动力。
在前面3天的时间里,船舶先后遇到超五级海况风浪、夜间航行、多船会遇等复杂情形,在国产化设备的支撑下,“珠海云”平安渡过。11月3日中午,外面阳光明媚,看似平静的气氛下,“珠海云”却即将面对一个更为复杂的挑战——处于狭窄水域和开阔水域交界地带的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发达的沿海经济促使沿海水域格外忙碌,各种商船、渔船、渔网以及海面漂浮物等,对于自主航行系统来说是一场极大的考验。,时长00:32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O四研究所系统总体部工程师 张程

现在的话是我们自主航行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一个经典避碰场面,黑色代表的是本船位置,绿色代表的是周围的那些船舶,现在的话我本船要按照我设定的好的航线自主航行,那么就因为有两条船在我就是航线上附近,会对我造成一个紧迫局面,所以我为了能够一方面能按照航线航行,另一方面避开这两条船,所以我现在在进行一个紧急的追越。

图1图2

通过系统的界面(如图1)我们在周围6海里范围内能看到几十艘船舶,然而因为距离过远,肉眼可见的船寥寥无几(如图2),这是海洋航行与道路交通的不同之处,受航行环境与航行工具特点限制,船舶航行时需要在遵守相关规则标准之外,更要尽可能避免频繁做出动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因此需要系统像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船长一样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的航行环境,驾驶室里,工程师们就实际场景与船长沟通交流,为后续的技术迭代积累经验。

热烈的讨论每天都在进行,自海上自主航行科考的那一天开始,持续而又繁琐的研究与讨论工作便是常态,早在本次试验前,自主航行产品就已经进行了数十种仿真测试和实船测试。

(此场景会遇态势为右舷交叉相遇,目标船距离本船8.2海里,最近会遇距离为0.06海里,会遇时间为20分钟)

由于安全性、经济性的原因,实际海试难以模拟全部避碰场景。通过海量的、复杂的包括危险的船舶避碰场景构建和仿真测试,可以有效判定避碰算法、控制指令是否合理、有效。“珠海云”的仿真验证全部在中国船级社进行,基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构建了会遇、追越等典型测试场景库,重点对系统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进行了验证,帮助系统改进提升,保障了自主航行的安全性。作为船舶行业的独立第三方机构,船级社也参与和见证了此次长距离自主航行的航次,为这个航次实践增添了权威色彩。

中国科考船迭代11月4日上午,经过6天的航行,船舶抵达了大连,“珠海云”去程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作为第五代科考船所具备的智能化特质
,时长00:26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 陈大可

第一代的科考船其实不是真正的科考船;第二代就是真正为科考来打造的专业的船了,专业化的程度就比较高;第三代在我们看来自动化的程度就比较高了;第四代,如果用一个词来说应该就是信息化;第五代就是智能化,不仅仅是科考船,所有的其他船舶应该都是朝这个方向走。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在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中,船舶载着人类的智慧出发,带回了事关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也带回了更多未知的难题,想要进一步了解海洋,船舶技术的发展是研究者们走向蔚蓝的武器,11月18日下午,历经20天航行,“珠海云”返回码头,创造了中国自主航行长航程航次的新纪录

船长黄继明:现在我宣布,

“珠海云”本次自主航行长航程试验圆满结束,时长00:22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O四研究所系统总体部副主任 殷非

本次自主航行试验不仅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开展千海里以上的长航程试验,在国际上也是经过船级社认证后的产品第一次投入实船的使用,充分验证了我们国家自主航行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能力,在我们国家自主航行发展的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时长00:40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O四研究所智能系统科副科长 刘彬

本次3000海里长航程试验,我们从珠海出发,整个航行过程都非常的复杂,也都非常的典型,例如舟山群岛和黄渤海是典型的船多、渔网也特别多,珠江口和长江口是典型的船特别多,在面对如此复杂的航行场景,我们的自主航行系统在历时200个小时的过程中,完成了100多次的自动避碰,记录了所有的航行场景,为我们产品的迭代升级和我国自主航行技术进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海洋强国战略高度

纵观历史,任何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海洋化进程,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历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海洋战略,智能船舶的发展将成为加速建设海洋强国的神兵利器
,时长00:35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 陈大可

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考虑,第一个是经济的层面,我们国家也是个航运大国,船舶和水运行业的智能化是必须要做的一个事情;第二从科技科学发展的层面上来考虑,像智能船它是完全可以改变我们现有的海洋观测的一个模式,极大的提高效率,大家都想跃跃欲试,想要用这个船来做一些以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我们肯定要走这样一条路。
中国的船舶正在迎来新的时代,竞争促使人们不断提升技术,开发新的产品,在很多尖端领域,中国已切入全速奔跑模式,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人拥有足够的自信应对前方未知的挑战,描绘出海洋事业一番新的局面,未来的日子里,“珠海云”也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带着中国海洋人向海图强的希冀和梦想,一路劈波斩浪,纵横深蓝万里。

全球首艘“无人”科研教学实训船下水

ccs智能船舶规范中Rx和Ax符号是互斥的,不知道这条船要怎么同时拿这两个符号。

上船院研发设计全球首艘“无人”科研教学实训船下水 – 船舶设计 – 国际船舶网 (eworldship.com)

12月25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大连海事大学研发设计的我国首艘学校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下水仪式在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工业园举行。

该船为全球首艘结合远程遥控、自主航行与教学实训于一身的新型船舶,船长69.83米,型宽10.90米,型深5.0米,设计吃水3.5 米,设计航速18节,续航能力2500海里。配置船员15人,科研人员5人,学生30人。该船悬挂五星红旗,入级中国船级社(CCS)。该船采用2个1500千瓦的双全电力吊舱推进,3台1520千瓦的柴电机组供电。

实现智能化全覆盖。该船配有艏侧推、减摇鳍、多部雷达及全覆盖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可实现有人在船的岸基遥控的功能。该船将取得i-Ship(I,Nx,Mx,Ex,Rx,Ax)智能船附加标志,可以实现无人和有人状态下的自主避碰,是全球首艘集远程遥控、自主航行与教学实训于一体的新型船舶,将成为大连海事大学“一流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可满足科研人员的研究和学生的实训需求,服务于智能船舶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

该船在自主航行、船岸协同、海上智能船舶移动试验验证平台等方面实现了技术上的新突破。该船配备了基于海事规则、航行大数据的船舶智能决策模型和自动靠离泊系统,具备航行路径优化和智能避碰功能,能够进行全水域自主航行;船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驾驶、轮机、电气综合深度互联,具有虚实结合、岸海一体的综合测试与验证能力。

相对于常规船舶,该船设有智能设备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实训室,满足科研人员的研究和学生的实训需求。此外,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场景重建,能够达到虚实融合教学实训效果,具备较为先进的智能化教学水平。

归纳起来有以下主要特点:

性能优越。该船采用全电力驱动双吊舱推进系统,设置隐藏球鼻首,续航力2500海里。该船艏部设置有管隧式推进装置,具备DP-1的动力定位能力。

适应性强。该船左右舷舭部安装有非收放式减摇鳍,具备优越耐波性能,在四级海况下能够开展正常的教学、实训和科研工作,六级海况安全返航。同时该船满足B级冰区加强,可在冰区安全航行。

功能全面。该船的功能定位是“船舶智能化研究+学生教学实训”,既可作为面向工业界开放的船舶智能化无人化研究试验平台,也能满足未来的远程遥控和自主航行进行科研试验以及海上教学与训练的要求。

造型美观。全船造型设计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同时,采用半封闭式船艏,后倾式主桅,飞檐式顶甲板,局部舷墙弧线包裹过渡等设计,整体造型流畅,简洁、流畅、富有动感。

智能化水平高。该船配置了现场综合监控网络、科研网络和生活网络,并以多网合一的形式构建了船舶网络系统。同时可搭载无人艇、无人机和其他科研设备。

据了解,该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总投资约1.8亿元,项目于2018年启动建设,2020年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2021年初步设计获得批复,2022年完成招标和建造合同签订,2023年开工建设,预计于2024年6月交付使用。

大连海事大学的这型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是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上船院为其设计“育龙”号、“育鲲”号、“育鹏”号等3艘教学实习船后,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又一匠心巨作。

上船院见证了大连海事大学作为航海家的摇篮,在全球和我国海事业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多年来,双方在智能船产业联盟、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与专用救助装备研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

上船院自主研制中型自主航行智能游艇 “智艇1” 号面世

全球首艘!上船院自主研制中型自主航行智能游艇 “智艇1” 号面世-龙de船人 (imarine.cn)

11月27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宣布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全球首艘中型自主航行智能游艇 “智艇1” 号研制完成。

这是中国船舶集团实施新兴海洋经济装备产业发展战略,提升高端游艇研制能力,培育新兴游艇市场,打造“中船智艇”品牌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正式开启智能游艇研发设计建造新纪元。

该游艇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重工远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所属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建造,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目标水域为海南省及粤港澳大湾区。该艇总长17.8米,艇宽5.0米,吃水1.17米,服务航速16节,铝合金船体,有三层甲板,是一艘集智能航行、智能运维、智能安防和智能舱室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游艇。其全球首创的智能航行、智能舱室、智能安防和智能运维开创了游艇行业先河,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驾乘体验。

在智能功能方面,本艇具备“三种驾控模式+四种智能功能”,以充分因应休闲娱乐和驾驶体验的综合需求。本艇设置了三种驾控模式,即自主航行、辅助驾驶和手动驾驶模式。自主航行模式下,可根据设定的起始点实现航线自主规划,自主巡航。在自主巡航过程中能自主识别海上动静态目标,并根据可遇风险程度执行自主避碰。靠离泊过程中,可自主识别码头情况,协同控制全船能源动力系统,实现自主离靠泊。在辅助驾驶模式下,可以通过融合多源感知信息,形成辅助航线规划和航速决策,为驾驶员操控提供优化建议。

同时,本艇设置了智能运维功能,对艇载重要设备实施健康状态监测与评估。还设置了智能安防功能,通过采用游艇周界监视、重要处所火情状态监测等智能化手段,有效提升游艇营运安全保障能力。此外,为了丰富海上生活娱乐体验,特别设置了多种智能舱室主题模式,乘客可通过平板电脑、语音和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实施模式转换。

在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方面也取得一系列突破。 “智艇1” 号采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科研院所自主开发生产的碳纤维材质飞桥顶和自主开发的减摇陀螺。配备两台441千瓦的高速主机、两台15千瓦的轴带发电机、一台17.5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尤其是特别配备了一套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50千瓦时锂电池和岸电接口混合动力系统

在外观内装的艺术设计方面,则汇集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专业科研院所和国外知名公司的优秀设计理念,具有“阳光、优雅、现代、简约”等特征,不仅是一艘绿色环保智能型游艇,还是一艘具有艺术观赏性、豪华舒适性的现代中型游艇。

值得一提的是, “智艇1” 号的型线设计、螺旋桨设计、船模水池试验、螺旋桨空泡试验等均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科研院所实施完成,全面验证了其优异的快速性能、操纵性能和耐波性能等。

在 “智艇1” 号的研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上船院紧紧依托中国船舶集团雄厚的科技储备和力量,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加大科研投入创造新机遇,潜心研制“中船智艇”创造新市场。

上船院重点围绕该艇自主航行和自主靠离泊等项目进行了系统的验证。在3级及以下海况开阔水域开展自主航行测试验证中,针对态势感知,重点测试了6海里范围内全域目标的识别率和准确性;针对自主决策,重点测试了航线自动规划、6海里范围内的避碰策略;针对协同控制,重点测试了操纵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在自主靠离泊测试验证中,选定“一”字型泊位,重点测试了泊位、距离等感知的准确性、自主靠离泊路线的可实施性、自主靠离泊控制的有效性。通过航行试验,充分验证了该艇智能航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体验性,且各项测试结果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智艇1” 号的横空出世,为进一步丰富中国的游艇旅游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助力中国新兴海洋经济装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日本“无人船”加速!一艘滚装船完成海上实证试验

日本“无人船”加速!一艘滚装船完成海上实证试验 – 国际船舶网移动版 (eworldship.com)

在2022年成功完成了全部六个包括大型渡船、集装箱船、客船等不同船型、不同条件的实船测试,并在无人船领域创造了六项世界纪录之后,日本无人船项目“MEGURI2040”第二阶段正式启动,并成功完成了大型滚装船自主航行系统的海上实证试验。为了到2025年实现完全自主航行船舶的全面商业化的最终目标,日本“无人船”项目正在全力加速。

11月27日,日本川崎汽船(K LINE)宣布,成功完成了滚装船自主航行系统的海上实证试验。这是今年7月启动的日本无人船项目“MEGURI2040”第二阶段的一部分。

此次参与试验的是川崎汽船子公司川崎近海汽船(Kawasaki Kinkai Kisen)运营的11413总吨大型滚装船“Hokuren Maru No.2”号。在安装了自主航行系统,该船在现有的日立港与钏路港之间约1600公里的往返航线上进行了概念验证(PoC),从2023年10月1日起完成了三个航次。

川崎汽船表示,经验证,在沿海航行中自主航行系统的识别、分析和决策都执行得非常准确。在实验航线上,自主航行系统在维持船员正常航行任务的同时进行导航,在需要避让的情况下,自主航行系统提出避让路线并控制转向,以安全避让其他船只。在设定为操作设计领域(ODD)的海域,自主航行系统的平均系统运行率达到约96%。

川崎汽船在“MEGURI2040”项目第二阶段主导了船载自主航行系统(目标探测、规划和驱动)改装的海上实证试验,与子公司川崎近海汽船、日本无线和YDK Technologies合作开发自主航行系统。

接下来,川崎汽船将利用海上实证试验获得的数据,结合其在安全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改进自主航行系统。

川崎汽船将以迄今为止的研发成果为基础,持续强化船载系统,并开发船速自动控制系统,为2025年的海上实证试验做好准备。川崎汽船的目标是开发出通用性强的自主航行系统,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船舶。

此外,川崎汽船还将致力于开发离船系统和船岸通信系统,目的是从岸上建立对船舶状况的持续监测,并提供航行帮助。川崎汽船将重点开发和示范船岸协调技术。

据了解,“MEGURI2040”项目由日本财团(Nippon Foundation)发起,在2020年启动,提供34亿日元,汇集40余家日本机构组建5个合作联盟,以缓解劳动力短缺、防止海上事故、维护偏远岛屿航道并支持稳定的国内物流和运输基础设施和2025年实现无人船实际应用、2040年实现50%内航船舶自主航行为目标,针对小型观光船、大型客滚船、集装箱船、客船、水陆两栖船开展自主避碰、自动靠离泊、自主导航、岸基控制中心、应急监测与运营、路径跟踪等研发,完成了六项探索性自主航行实验,验证了自主靠离泊、自主避碰、目标视觉图像处理等关键技术在长航程中应用的可行性。这是全世界涵盖船种最多的自主航行研发项目,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以第一阶段取得的进展为基础,“MEGURI2040”项目在今年7月进入第二阶段,计划2025年前完成标准规范和成果推广应用等多项任务。在这一阶段,由51家日本公司组成的“DFFAS+(Designing the Future of Fully Autonomous Ships Plus)”联盟将在日本财团的监督下携手完成四项工作,包括示范测试、已开发技术的标准化、强化开发过程基础设施和社会应用。

按照日本财团的规划,“MEGURI2040”项目将在2025年实现无人船的实际应用,到2040年实现50%内航船舶自主航行,从而解决日本近海航运业所面临的多项社会问题,缓解劳动力短缺、防止海上事故、维护偏远岛屿航道并支持稳定的国内物流和运输基础设施。

“海豚1”出征!看AI时代的“驭海之术”

深瞳丨“海豚1”出征!看AI时代的“驭海之术”-中国科技网 (stdaily.com)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李丽云 通讯员 霍萍 策划赵英淑 林莉君 滕继濮

浮球!平静的航行被一阵预警声打断。“海豚1”的首航航线上出现了成片的浮球,浮球下方是一望无际的海产养殖场。

这让中国首艘数字孪生智能试验船“海豚1”首航领队、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张智心里咯噔一下:“海图上并没有标注出这里有养殖场,怎么办?临时绕路已经来不及,只能穿越这片‘暗礁’林立的迷乱之地。”

“绕开这些定位规律不明、确切坐标未知的浮球,它能做到吗?”

这一问题在张智脑中一闪而过时,然而,“海豚1”上装载的激光雷达、固态雷达、全景红外视觉系统以及它百兆每秒的数据处理速度又让张智觉着自己想多了。

凭借超高配置和决策能力,“海豚1”仅用了很短时间就解决了首航中遇到的难题,巧渡“险滩”。

在10月12日召开的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展厅中展出的“海豚1”受到广泛关注,当参观者了解到该船在信息融合、态势感知、数字孪生等三个方面达到的智能化水平时,忍不住啧啧称赞。

由“海豚1”出征领航,中国智能船舶高质量发展之路迈出了扎实一步。

让船舶拥有“料事如神”的超能力

自2006年国际海事组织提出e-Navigation(电子航海)概念以来,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都开启了大型计划以提升船舶智能化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化应用,船舶智能化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信息化’定义范畴。”黑龙江省“头雁团队”、哈尔滨工程大学数字与智能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夏桂华教授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团队研发的数字孪生智能科研试验船以“海豚”为名,是因为海豚是智能的象征。

“海豚1”不仅具备在2海里内精确探测水面上0.5米高微小目标的过人之处,更独特的是态势智能感知、超前预判等AI技术赋予了它“智慧”。

“在陆地上,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改变交通的安全性、能源的利用效率,正朝着智能驾驶,甚至无人驾驶迈进。在海洋里,智能船舶的变革也在迎头赶上。”夏桂华说。

“海豚1”开启了未来智慧船舶打造“智能眼、智能耳、智慧脑”的先河,将在进一步完善后赋能中国船舶制造,为未来智慧船舶的主要系统和关键设备全自主技术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要实现这样的跨越必须为‘海豚1’装上真正的‘超级大脑’。”哈尔滨工程大学数字与智能技术创新团队技术负责人朱齐丹教授说。该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智能船舶设计制造建模、计算等研究成果,能通过实尺度船舶动力学建模、航行水动力性能仿真、动力系统仿真、风浪流场仿真等,为智能船舶提供高精准信息。“相当于可以在接近实船的环境中进行预先演练,赋予‘海豚1’预想、思考、研判的能力。”朱齐丹告诉记者。

为了做出这样的模型,团队收集了几万张、涵盖多种场景的实船图片,一张张地精确标注、整理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数据集,用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在核心模块的支持下,“海豚1”能够以每秒数百兆的速度实时采集、处理外来的多源信息数据……

这些都让“海豚1”能够实时自主绕开障碍、规划最优航线,仿佛一个可以应对未知世界的“神算子”。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主研发的全景视觉感知系统。郭健楠 摄

“海豚1”有个“数字分身”

从外观看,“海豚1”娇小而普通。它仅有25米长,排水量也只有100吨。但它与其他船最大的区别是,在虚拟世界中有一个能为它预言的“数字孪生体”。

要知道,虚拟世界最大的优势是试错成本低。试想如果有一个虚拟人提前演绎了你生活中的缺憾,你在真实生活里还会让缺憾发生吗?

研发团队就为“海豚1”量身打造了这样一条虚拟船。它们不仅可以同步航行,还可以预演航行。

“实体船停止了,虚拟船可以继续航行。”张智说,这样就可以为实船预判它接下来航行的策略,预判可能的危险,并试验遇到这些危险状况时该怎样操纵,保证实船运行安全。

“我们希望将‘海豚1’的智慧‘复制’给万千船舶。但又不能一个一个地教,船舶数字孪生集成软件平台及其应用系统的作用就是要像老师一样‘传道授业’。”夏桂华告诉记者,虚实交互的平台为智能船舶测试提供一个比现实环境更多变、更丰富的“演练场”。

未来,“海豚1”所依托的高效测试、验证、运行、调度、管控平台,或可应用于自主智能船舶前期研发、中期测试、后期运营等,加快我国自主智能船舶在可达海域的应用和部署步伐。

大海中的环境瞬息万变,与船舶航行相关的因素何止万千。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涵盖虚拟船、虚拟海洋、虚拟天气环境等映射现实世界,且具有精准模拟功能的推演平台呢?

夏桂华给出虚实交互的关键秘诀:“在数字孪生系统中,虚与实是动态辩证的关系,简单概括就是‘从实到虚’‘从虚到实’,最后实现‘以虚控实’。”

遵循这一原则,团队依据真实物理空间的船舶和其航行的海洋环境,构造出数字孪生船舶以及数字“赛博”海洋环境,并通过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让虚实之间实时交互联通。

在“海豚1”的船舱里、在黄岛和哈尔滨的船舶远程数字支持控制中心,都可以看到实时“海豚1”实时同步的“虚拟船”。它不仅对本体的机械结构、主机系统、感知系统、装备部件以及管线电路系统等进行了数字再现,还与“海豚1”的感知系统、操控系统完全打通。

“虚拟船中的数字建模,可以对实体船进行远程支持控制,实现智能船舶的自主航行、自动靠离泊和自动避碰等作业环节。”张智说,“海豚1”的落地解决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船舶远程数字支持自主航行的关键问题,为未来基于远程支持的智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自主航行和作业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两次原始创新扎牢技术根基

“这并非一个全新的领域。”团队系统首席蔡成涛教授说,工业数字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一部分。世界各国在多年前就纷纷开启了数字孪生智能船舶的研制。例如,韩国2012年开始建造智能船舶,以促进船舶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绿色节能发展。

中国的选择是:谋定而后动。

201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船集团702所共同牵头,与多家船海学科技术优势科研院所和高校协同攻关,研发全球第一座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V1.0,通过了中国船级社和法国BV船级社的国内、国际双认证。

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的亿级网格量的大规模高效并行计算,它能够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试航和运行提供极为精细的水动力性能模拟。

“当时的潮流是数据驱动,就像会下围棋的阿尔法狗,在一定的算法支持下,通过海量数据集训练产生固定任务中的‘智能’。”张智说,但夏桂华没有带领团队走这条路。

“数据很重要,但模型才是性能的魂。两者相互磨合,才能在一定算力的基础上实现高精度运算。”夏桂华说,要在船舶工业中落地应用的数字化系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需要建立尽可能精准的模型,其次要通过数据驱动模型迭代升级。

毋庸讳言,信息技术领域有一条不变的铁律:惟有掌握代码,才能决定迭代的节奏。

正因如此,当2019年智能船舶与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开始实施时,夏桂华再次选择了源头创新。

“我和夏老师曾经是有过争论的。我觉得开源平台上的架构、模型是很多人工智能爱好者打磨出来的,已经足够丰富和扎实了。夏老师却坚持源头创新。”张智说,回过头看,做这样的决定是有远见的,作为工业数字化的基座,底层代码服务于长远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必须牢固。

源头创新的决定不仅扎牢了数字孪生技术这棵大树的根基,也让技术的应用“枝繁叶茂”。

“在船舶数字孪生技术方面,我们已经是船舶行业公认的‘领头羊’。”张智说,如果当时抱着交差的思想做事情,团队得不到历练,而现在数字孪生系统里的代码是团队一个一个敲出来的,团队对其底层、内核的机理规律理解非常透彻。

未来远程“代驾”将乘风破浪

一阵大风袭来,大浪随之兴起,一浪高过一浪。海平面上的环境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宁静祥和,马上变成波涛激荡、暗流汹涌,船体跟着剧烈摇摆起来。

“在威海到乳山的航段风比较大,‘海豚1’剧烈横摇,船上的研究人员几乎都晕船了,躺着不敢动。”张智回忆起首航的经历:尽管感到难受,但一点也不必担心。因为,有“海豚1”的数字分身替船员辅助“代驾”。

目前“海豚1”是“四胞胎”,与它性能最相像的是船舱里的那个数字孪生系统,能直接获取“海豚1”的所有感知数据,成为船员开船的“最强辅助”。

而在距离海上千里之遥的哈尔滨工程大学61号楼、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的智能船舶远程数字支持中心,由于受卫星数据传输和网络带宽数据传输容量所限,尚只能传输少量数据,目前只能做到海况条件好的近岸远程“代驾”,但在不久的将来,远程“代驾”能驶出港湾真正做到“乘风破浪”。对此,团队成员信心满满。

“未来,我们在智能船舶态势智能感知系统的辅助下,即使不在现场也能准确把握周围环境态势,轻松驾船。”“海豚1”团队成员刘志林教授说。团队开发了综合信息融合软件系统,能把全景视觉、激光雷达、固态雷达等硬件获得的信息,与电子海图、北斗导航、实时卫星遥感等获得的信息融合到一起,进行分析、测算,同步构建数字海洋环境,实现船舶航行态势智能感知,指导船舶航行的远程操控。

“海豚1”上的激光雷达带有“嫦娥”月球探测器的基因。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发的激光雷达已成功应用在嫦娥3号、4号、5号月球探测器上。此次,他们为“海豚1”特制了一款激光雷达。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主任黄庚华解释道:“比起探测距离100米左右的航天激光雷达,船舶的激光雷达探测要求为4公里,这相当于要将探测指标提高40倍。”

而在“海豚1”首航当天遇到的养殖场“迷阵”,是靠另一种叫做“固态雷达”的设备定位标记、顺利闯关的。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海豚1”研制固态雷达。该公司总师李常伟介绍,固态雷达对于杂波特性的抑制能力很高,能够将养殖区一串一串的浮球清晰标记出来。

“海豚1”的视觉系统也分为红外和可见光两套。两套360度全景视觉系统均由12路拼接高分辨率摄像头组成,可以通过嵌入式系统将采集到的船舶航行视觉信息快速存储,并快速计算合成一幅浑然一体的360度全景图,回传给远程测控中心和船载航行感知系统。

高精度的传感设备、实时的信息传输、先进的算法模型,将共同为未来的船舶描绘出颠覆性变革,远程“代驾”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从郑和七下西洋到哥伦布环球旅行,人类征服大海的步伐从未止步。“驭海之术”走入AI时代,人类有望在降低出海风险、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获得最大的运营效率。不止如此,在自学习、自适应、自进化等算法的加持下,船舶自身各系统还能像智能手机一样不断迭代和优化,随时复现船舶系统任意时刻的状态,推演或仿真未来时刻的“假设”场景,产生预判的应对策略。

开拓船舶智能制造蓝海

世界贸易运输,90%靠海运。

船舶的设计制造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是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引擎。

7月,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N997轮首航。

9月,采用集成操作系统、覆盖5G信号的我国首艘大型邮轮完成试航。

当前,绿色、智能已成为船舶设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

“船舶不同于汽车等陆地运输工具,其生产制造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结构系统复杂的特点,因而标准化、模块化程度不高。数字化的系统可以弥补这一劣势。”蔡成涛说,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形成一些通用的软件模块,如感知、决策、控制、环境等,大大促进智能船舶的模块化“柔性定制”组装,加速推动船舶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AI时代的船舶设计制造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新型船舶如何高效地完成安全性、稳定性等各类性能验证?

“‘海豚1’就是要为中国船舶智能技术的发展建起一座流动的海上实验室,以加速我国船舶智能技术的迭代进程。”夏桂华说,“海豚1”上可以搭载各种智能系统,通过数据积累、模型分析,为未来智能船舶的设计提供高效优化的方案。

“‘海豚1’船舱各处都配备了接通实验设备的接口,设有制作实验工具的必要器具。”刘志林介绍,这艘船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内部系统都留有接口,以满足船舶与海洋技术装备的实验需求。

在这个“流动实验室”的支撑下,团队顺利完成了智能船舶自主航行、远程遥控、多尺度多模态智能船舶感知等一系列智能船舶关键技术的示范验证,未来还将为船舶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提供实船试验验证条件。

哈尔滨工程大学正在联合行业优势单位,共同成立智能航行设备的行业联盟。未来联盟内的成员单位都可以利用“海豚1”进行实验,积极推动智能船舶产业发展。

“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工业软件是实现数字化的手段,船舶数字与智能控制是未来船舶发展的主要方向。”夏桂华表示,包括绿色化、智能化等多个关键核心技术的船舶设计升级,不仅可以开拓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的新蓝海,还能在国际船舶制造市场上展现绿色智能高端船型“中国创造”的风采。

责任编辑: 陈可轩

MSC 107-INF.18 – Results of a transoceanic voyage test with autonomous navigation system (Republic of Korea)

韩国在MSC 107提交的海试记录文件,宣传HiNAS2.0自主航行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的两个重要模块,是交由外部/原有子系统完成的。

大尺度路径规划就不说了,基于海图和天气数据,剥离出去很正常。

控制这部分就很有趣了,对于轨迹和速度都十分敏感的避碰动作,控制细节和精度都交给了传统Autopolit,速度控制通过BMS,其所能达到的航迹控制能力着实堪忧,简单地说,多大的船多少速度转什么样的弯,这些个逻辑都放哪了呢,没有这些设定,姑且不谈直航时的循迹误差,转向时安全性时难以保证的。

还有就是,冗余呢?

Planning: Route planning for the voyage (The system adopts route plan from ECDIS or another route planning module)

Control: Automated command input to the autopilot and BMS for planned route tracking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Auto Mode, CA Mode)

Based on the current regulations of maritime navigation/manoeuvring equipment, the TCS function of the ECDIS is the only way to exchange signals with autopilot. In order for HiNAS2.0 to control autopilot, HiNAS2.0 uses the same protocol as TCS. In other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topilot, regardless of which equipment the command signal is from ECDIS or HiNAS2.0, it is possible to send and receive signals with the same protocol. In this case, neither ECDIS nor autopilot needs to modify hardware and software, so there is no need to undergo new inspections or certificates for existing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