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业界再讲中国智能“船”说 ——世界首艘自主航行“智艇1”号诞生小记

向业界再讲中国智能“船”说 ——世界首艘自主航行“智艇1”号诞生小记 (qq.com)

潜心攻坚 从无到有

智能游艇自主开发工作,与一般船舶研发、设计、建造的管理方式不同,想要掌控好这样一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全球首创工程,必须具备一个强劲的“CPU”,而“智艇1”号项目组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

路是人走出来的,但是负重前行的路,充满荆棘的路,并不好走。“智艇1”号是从“0”到“1”的工程,项目组在自主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数不尽的困难。比如,国内许多相关规范规则不完善,供应链不健全等等。在研发设计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不单单要完成项目的各项开发设计工作,还需要与船级社和主管部门进行多方协调,还要逐步优化国内游艇设计的大环境。

“智艇1”号选择的是混合动力系统,更有利于碳减排,但国内游艇上还未使用过这样的系统,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这就大大地增加了设计难度。另外,常规船型的混合动力装置安装在减速齿轮箱上,可以节省空间,而国内并没有可以用在游艇上的相似设备,导致其设计和施工难度极大。图片

迎着困难上,就是项目组的信条。轮机主管郭锦程倾心探索和研究混合动力系统在游艇领域的应用,查阅了大量资料,与许多厂家以及其他专业进行沟通、讨论,不断尝试将可能的方案应用到设计中。经过无数次试验和修改,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创新方案,将混合动力装置放置在主机和减速齿轮箱之间。这样既有空间上的优化,又使得混合动力装置的功能不受影响。

虽然有些问题解决了,但是更多的技术难题依然非常棘手,相关资源又非常匮乏。勇士是不会被困难打倒的,但是要付出百倍努力的。项目组成员在“黑暗”中艰苦摸索、艰难前行。彩虹总在风雨后,他们逐渐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胜利曙光。

几个月艰难的研发,项目立项建议书终于通过了专家的评审。为“智艇1”号项目的研发、研制工作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后面的路,必然会有更多挑战,更艰难的战斗。项目组做好了各种准备,蓄势待发。

昼夜赶工  成功下水

“智艇1”号签订建造合同伊始,就受到了2022年3月份疫情爆发的影响,项目组原有的工作状态被打破了,然而并未因此被打乱工作节奏。大家采用居家远程办公的方法,通力协作,加班加点,确保详细设计图纸的节点。

舾装主管张波感染了新冠肺炎,而且腰疼难耐,可是他依然带病工作,开会、协调一次也没拉下,哪怕半夜十一、二点也在线及时答复相关技术问题。

“我们项目组很多同事也感染了,大家都知道,这样不仅同事的工作量会倍增,而且还会影响项目进度,所以都说自己没事,而是坚持在线工作。”张波说。

领导千叮咛、万嘱咐大家身体第一,但是项目组里“阳”的,依然坚守岗位,赶进度、坚持拼的成员不在少数。图片图片

经过昼夜赶工,2022年4月28日“智艇1”号顺利开工。可是,又马上遇到一个新的难点——采购设备。由于国外新冠疫情非常严重,进口设备延迟交付,国内又因新疫情封闭管控,设备也延迟交付。采购设备变得十分艰难。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项目组通过多次集中讨论,决定尽量选取有进口设备库存的供应商和抓紧国产设备的技术协议谈判、设备订货等措施,终于完成了进口主机、进口齿轮箱、进口静音发电机组、混合动力系统、通导系统、航行态势增强感知等13项设备的采购和验收,有力保障了项目建造节点。

林林总总的问题总想带节奏,延迟建造进度,项目组根本不给它们这样的机会,总是把问题想在前,一个一个排除,为建造顺利推进铺平道路。

项目组每周与英辉南方造船、外高桥造船工程管理、九院、广州翼翔工程等单位,召开联合周生产视频会,协调计划进度,细化外观和内装设计方案、型线设计方案、螺旋桨设计方案、模型试验航速预报以及建造策划、系泊及航行试验大纲等专家评审会,还有增加尾侧推器、智能系统方案、驾控台布置、内装工程技术等大量技术协调会,研讨各种各样的问题,破解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在确保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高效推进游艇的建造。

自2022年8月1日总攻之日起,项目经理徐旭敏每周带领各专业负责人赴英辉南方造船,各专业相关设计人员就关键技术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并开展了实地技术探讨,加强对船体建造精度,电缆管系及设备系统安装合理性,内装工程高标准施工的管控和空船重量重心的控制。

不分昼夜、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2022年11月8日,“智艇1”号在广州顺利下水。

不遗余力 倾情奉献

“智艇1”号下水后,项目组工作重心也从设计、施工配合,转移到了各系统的调试和测试中。倾斜试验、空船称重、常规动力系统测试、混动系统以及自主航行和自主靠离泊等智能系统,都是对项目组的一次次精细作风的检验和坚强意志的考验。图片

2023年3月该艇在珠海进行智能航行实船测试期间,停靠在海事局水泥码头,由于海况非常糟糕,晚上潮差高达2-3米,若不及时收放缆绳,“智艇1”号将会受到严重碰撞,导致艇身及内部重要系统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项目副总指挥杨博当机立断,迅速将所有测试人员分成3个临时工作小组,每天进行两班倒模式,随时观察海水涨、落潮情况,及时调整缆绳长度,日夜守护游艇,以防国有资产受损。

晚上未轮到值班的测试人员,就打地铺凑合睡觉,有的测试人员因晕船非常不适,整夜无法休息。有一天晚上12点,全船突然断电。“一定是什么地方发生了故障,必须尽快搞清楚。”船体主管张文斌和内装主管孙大虎毫不犹豫地冒着危险,爬上了落差两米的岸边,检查各项岸电装置,然后又胆战心惊地爬回艇上,检查各大设备以及连接岸电的装置。

时间一分分过去,他们终于发现是连接岸电的插头出现了故障,马上进行排除。第二天凌晨,杨博虽然一夜未眠,但是他安排身体不适的测试人员先行离艇返沪,自己留下来坚持带艇返航。

参加测试的英辉船厂谢光能主任非常感动地说:“在双方合作的一年里,我深切感受到了贵团队在技术上的专业性,可是本次试航更是让我看到贵团队从上到下的相互支持,每一位项目组成员都在积极为实现目标不遗余力地贡献力量。你们项目组团队的协作、奉献精神让我深感敬佩。”图片

2023年11月27日,备受关注的“智艇1”号产品发布会在广州南沙成功举行。项目组成员百感交集。这不仅代表数月来的辛勤付出获得了回报,更是中国船舶集团实施新兴海洋经济装备产业发展战略,提升高端游艇研制能力,培育游艇市场,打造“中船智艇”品牌等方面,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